找到相关内容2037篇,用时8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明月与一心三观

    ,不染世尘。外不染,内不住空有。   在见地上,了知自性本寂本定,本来不动,是我本有。因此在修持中,不要错用心,千万不可着意,想要让心得定,这是不了义之修持方法。有些行人不明白这一点,...可能契入绝对的真心,如如的实相。   因此,修心只要不染,不住对待、能所,既不追忆过去,亦不计划未来,如此过去、未来都心无所住,而现在的心,也不染着,既不住空、亦不住有,双离两边,这...

    智敏·慧华金刚上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5053624.html
  • 什么是佛法大义?

    依赖各种因缘和合而有,总以为自己的这个色身,或以为自己的这个见闻觉知心就是真实的“我”,如是我见使得众生对自我非常得执着。这种自我的执着,又使众生不停地贪着世间的万法,不停地造业。众生的这种自我的...意识意根恒常执着自我,于是世世恒有七识现行,是故有生死轮回。那么二乘的声闻、缘觉是如何断除我见我执呢?  1 声闻乘的修证  佛法中的五蕴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十二处是六根与,六根与尘相触就产生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960209.html
  • 认识人生 净化人生

    精神叫做识。识是从哪里来的呢?是人们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对色、声、香、味,触、法,产生识的功能,即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六根、内,除意根外,其它十一种,皆是四大种所造色法,意根属于心法。根据根尘生识的原则,佛教认为人类正确知识的来源多只有现量和比量。现量即六根缘产生的感觉,尚未加入概念的思维分别活动,也没有形成语言文字,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自相(事物的个别属性)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5576735.html
  • 轮回的科学

    六根、识、、十八处,即是轮回的根本。六根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识是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十八处就是六根六识加上。  一、生命的真相  ...泛指三界之一切,皆含摄在十八界之中。欲界系缚十八界。色界系缚十四种,除香味二与舌鼻二识。能受生色界者唯离食欲方生彼处。受生无色界者须离色欲方得生彼处,受生无色界只系缚三种,意根意识与法。简言之,受生...

    洛本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5046804.html
  • 略解六根清净

    这些官能,经常依色声香味触法的种对象,名为,于中生出见闻嗅尝觉知之识。六根六识,佛家称为十八界。  佛学言根是能生义,眼根对色境时,能生起眼之认识,乃至意根对法境时,能生起意之认识。比如植物...嗅香,在舌只能尝味,在身只能觉触,在意只能知法。所以,内六根在运用上,不能超越外的范围;在平等法中,生起自他想;在无同异中,炽然成了异。当遇善缘时会作善事,但若遇恶缘便不免作恶事了。一切众生,从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747647.html
  • 俗语与佛教

    (梵 artha 或 visaya),新译作境、境界;指依六根感觉而缘虑之对象、对境。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者统称,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种根识,与相对接触,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,即所谓“尘劳”。修行者六根若皆清净无垢,不被所玷染,称为一尘不染。今多形容家居环境十分之洁净,曰一尘不染。   七手八脚   出自续灯录卷三二:“七手八脚,三头二面;耳听不闻,眼觑不见。”原意是...

    智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2853715.html
  • 智海:初学者不宜闭关的几个原因

    信徒们礼请,在都市里建了一个道场,并做了住持,他一下山,与社会上的五欲接触多了,道心就退转了。莲池大师提醒他,以善巧方便做比喻,莲池大师举了一个例子,实际上就是说这个法师。 莲池大师说:“过去在山...是什么人?是已经得定开慧之人。换言之,修行在何处修?在五欲中修,是非人我、名闻利养、财色名食睡,关关都要通过,真的外不着相、内不动心,不受诱惑,才有资格闭关;如果六根接触境界,还没有把握,还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1276133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宇宙观

    所听到的声音;众生的嗅觉器官和他们所嗅到的气味;众生的味觉器官和他们所尝到的味道;众生触觉器官和他们所感受到的外部世界;众生的思维器官和他们所思维的对象,以上所说十二类概念,(也就是所谓的六根,)...,法,又名。以上十二类概念中,每一类都是复数。比如,眼,在中文的文字中很容易误解为单数,但是在佛陀的思想中,眼,并非佛陀一个人的眼,也是一群人的眼,也不是整个人类的眼,乃是一切有知觉的众生的眼。...

    洪汝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4582142.html
  • 念佛持名微妙

    念佛而无妄,念念想继。念佛法门专持阿弥陀佛圣号正是第一义空。第一义空,空而不空,不空而空之谓也。念佛名号念去,正是名号不空,而能空我人之六根。识,就是空而不空。虽然念佛能空我人六根、识,...六根、无、无识的境界(程度),只要念佛无妄念,必然无执著,不住内六根、外、中识,十八界空也。念佛持名也可以达到五蕴皆空,外空境,内空受想行识等法,就是空色心二法了。空五阴其它法门全仗自力,...

    西归子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42123264.html
  • 放下我慢 迈向解脱:四月初八百人朝山活动随想

    ;观瞻者看到的那一刹那心灵得到了震撼,使他们清晰的意识到在五欲之外应该还有其它东西,并且是不可思议的、神圣的。 佛弟子朝山与香客的烧香拜佛虽在形式上相似,目的却迥然不同,甚至是完全相反的。香客的...

    半梦半醒之间

    |水岩寺|朝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5/2316274023.html